青蓝同辉耀鹿鸣,匠心传承谱华章——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暨新教师培训活动第71期

 

青蓝同辉耀鹿鸣

匠心传承谱华章

——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

“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

暨新教师培训活动第71期

 

  根据学校党建书记项目的部署,在盐城市鹿鸣“和雅”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主持人、集团党委书记吴加健的亲自策划与安排下,2月26日晚,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在西校区分学科举行“和雅”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暨新教师培训活动,活动主题为“青蓝同辉耀鹿鸣,匠心传承谱华章”。
 

 

 
  活动中,集团党委委员、副校长谢射红走进各学科培训现场,关心并指导新教师培训工作,仔细查看各学科培训情况,观察新教师培训状态。同时,谢射红还与新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他强调,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教师们用心、用情去对待,希望新教师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组

 

 
  本次语文组新教师培训由陈燕飞担任指导老师。
  陈燕飞老师聚焦情境化教学,着重从作用和注意点两个方面来做指导。情境化语文教学可以做到:一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代入感;二是促进文化理解,突破难点;三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四是深化情感体验与审美教育;五是连接生活实际,促进迁移应用;六是增强记忆与长期学习效果。为更方便新教师们理解,陈燕飞老师分别举了《马说》《荻草》《天上的街市》《瓢城古韵》《学写现代诗歌》《向日葵》情境化教学的事例。同时,陈燕飞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注意点:一是避免“为情境而情境”;二是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三是平衡情境的趣味性与语文学习的深度,防止流于表面。
  随后,陈燕飞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她的一节省优质课《荻草》。《荻草》这篇文章展现了荻草优雅美丽而团结坚韧的形象,传达出作者对荻草守护万物、滋养大地与农夫坚守村庄、自持博大的共生形象的赞颂与褒扬。语言富有节奏感,句式多变,既有长句的铺陈,也有短句的点缀,语言平和质朴中蕴含感人的力量,生动慰藉中饱含人生的哲理。在设计中摒弃了一些常规的、生硬的、套路式的情境,设计了一个富有语文味的、真正能走进文本的突破性活动情境。充分利用四类文学体裁的某一特征,通过“玩转文学体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设定了本课教学的活动环节:用“诗歌”的语言赏荻草之美;用“戏剧”的台词品农夫之神;用“小说”的环境议时代之变。让学生循着问题,潜心会文,自读自悟,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可操作的情境活动中真正走进散文,用自己的心力去探索发现文本的魅力,并真正领会阅读的价值。

 
 

数学组

 

 
  本次数学组新教师培训由唐莉担任指导老师。
  在本次培训中,唐莉老师以“探讨跨学科项目化教学”为主题,为在场的新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大门。唐老师首先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她指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一学科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跨学科教学,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加立体和全面的知识体系。
  接着,唐莉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在实际操作中的魅力。她分享了自己在数学与科学、艺术等学科交叉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如何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唐老师的案例不仅让新教师们大开眼界,更激发了他们对教学创新的无限遐想。
  在培训的互动环节,唐莉老师以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如何进行跨学科教学为讨论主题,鼓励新教师们大胆尝试,将跨学科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新教师们提出等腰三角形可以和文物修复、生物学科以及力学的稳定性方面融合。她强调,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通过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英语组

 

 
  本次新教师培训由蔡巍伟担任指导老师,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展开,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高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
  首先,蔡巍伟老师带领老师们回顾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教学建议。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围绕单元主题,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各语篇及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基于对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
  随后,培训组织观看了译林英语公众号主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构建”云教研活动,课题为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Integration A,授课教师是来自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初级中学的李雪霞老师。李老师围绕货币发展史和压岁钱的支配方式,通过读听说看等活动,创设了从过去到现在或从现在到过去的穿越时空情境,学生进行体验式购物。
  活动中,老师们以本节课为例,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路径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卜晓君老师认为,引导学生通过读图了解不同货币交易的特点,结合听读对话了解Millie和Daniel的压岁钱的来源,并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金钱的本质。吴砚耘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课堂活动设计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诚恳有效的评价使得师生间的交流真实且生活化。
  本次培训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对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高效开展主题阅读教学带来更多的思考与实践。

 

 
 

物化组

 

 

  本次物化组新教师培训由戴云美担任指导老师,围绕物理化学教学工作进行研讨,分为三大板块有序推进。
  首先,由张潮老师带领大家解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她聚焦“力学综合应用”专题,深入剖析这一板块在初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纽带作用。并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帮助新教师们领悟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落地路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应用能力,让抽象的力学知识在现实场景中焕发出活力。
  其次,董馨老师带来一堂微课《质量守恒定律》。由历史观点“燃素说”作为引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接着介绍化学史,通过拉瓦锡的系列试验展开具体学习内容,运用化学模型法,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最后借由科学家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课后,戴云美老师给予点评,本课借化学史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顺利引出教学内容。微观阐释直观形象,助力学生突破理解难点。戴老师指出微课的设计可加强思维拓展,多给些开放性问题,挖掘学生创新潜能。在有限的时间把控好节奏,让每个环节都扎实落地。
  最后,戴云美老师围绕“物理化学主题化复习课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策略”展开深度研讨。主题化复习课的设计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整合知识、构建体系、强化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维与核心素养。主题化复习通过真实情境、深度探究和综合应用,帮助学生从“知识记忆”转向“思维建构”,最终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跃迁,为高阶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训讨论热烈,氛围浓厚,新教师们满载而归,在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理念层面收获了不小的进步。

 

 
 

综合一组(政史地生)

 

 
  本次政史地生组新教师培训由周亚楠、童心雨担任指导老师,培训共分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由两位教师对如何上好一节微课做指导。周亚楠老师围绕“新课标下的学生主体性落实”展开指导。她指出微课设计需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即使没有真实互动,也要通过语言和环节设计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可预设递进式问题链,模拟课堂中的思维碰撞。同时,任务设计要贴近真实学习场景,比如设置开放性的探究任务,通过虚拟示范逐步拆解方法,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解到应用的迁移。童心雨老师表示议题式微课的核心在于逻辑的连贯性与思维的递进性。设计时需以总议题为轴心,分解为若干层次清晰的子议题,通过“假设性讨论”推动知识生成。每个环节需预留‘虚拟反馈’空间,再通过简练讲解突破认知难点,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核心结论。并且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因为微课要将45分钟实际课堂的内容,压缩到15分钟之内展示出来。
  第二个环节政史地生组四位老师分别以微课展示的方式与组内老师展开交流探讨。
  政治组於晓琦老师展示了微课《揭开情绪的面纱》,采用了议题式教学,通过学生熟知、喜爱的“谷子经济”串联起本堂课内容,依照在买谷子过程中产生的多样情绪讲解情绪的分类,分析为什么青少年热爱买谷子学习青少年的情绪特点,以及展示除了买谷子之外,青少年对情绪消费的热衷来体悟情绪对我们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情绪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做到更加理性地管理自身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历史组李婕老师以《开元盛世》一课为例,通过结合史料分析、图片等形式,讲述了唐朝前期的经济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盛唐时期社会发展的景象,了解“开元盛世”的表现,进一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地理组林慧老师地理组林慧老师以《多样的气候》为例,首先提供了亚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夜间灯光遥感图等,引导学生读图找到亚洲人口稠密区;并通过图层叠加的方式,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帮助学生完成从归纳地理现象到探究地理原理的转变。最后利用动态图表,数据可视化等方式,直观呈现亚洲和非洲的人口数量变化,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综合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生物组郭涵老师以《生物的性状和遗传》一课为例,通过讨论学生与父母的相似点,理解遗传性状的科学概念。分析不同生物遗传性状的区别,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发现相对性状满足的三个要求,培养学生从文字资料和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关注书写遗传图谱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处理分析,总结出规律,同时适时普及优生优育的科学思想,增强学生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了解和认同。

 
 

综合二组(音美信心)

 
 
  本次音美信心组新教师培训由姜英担任指导老师。流程分为两部分:首先心理组陈子涵老师展示了一节微课,然后姜英老师向新教师开设了微讲座《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组织策略——LPAST和真课堂中基于结构的思考》。
  首先心理组陈子涵老师开设了主题为《把握我的气质》的微课。陈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认真修改,使这节课逻辑更科学,层次感更清晰,环节也更有趣了。她通过招聘公告中“气质佳”引出心理学中的气质,然后设置自己踩到香蕉皮的诙谐情境,引发学生猜想可能的应对,了解不同的气质对应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名著中对应的典型人物形象,加深学生对四种气质类型的接纳和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自己气质了解的心理需求。最后根据学生兴趣所在,帮助学生通过气质类型测试量表自主确定和接纳自己的气质类型。这节课重点突出,设计合理,能够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再完善细节如:微课中学生活动的点评、设计意图的细化等会更显完美。
  最后,姜英老师向新教师们分享了综合学科课堂中项目式学习的组织策略,并组织各学科的老师们参与项目式学习“盲人摸号”游戏体验,切身感受项目式学习在目标设置、学生主导、跨学科整合、小组合作、探究实践、反思调整等方面的组织策略带来的效果。老师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致,分别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一致表示愿意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项目式学习。

 
 
 

体育组

 

 
  本次培训由陈瑞凡、朱少荣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第一部分,朱少荣老师对钱彬老师的骨干示范课进行了点评。一是环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各环节衔接紧密。准备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重难点突出:钱彬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加以突破;三是课堂组织有序: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较强,队列调动迅速有序,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减少消极时间的出现。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希望新教师向钱彬老师学习。此外,还回顾了上一个周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督促新教师加强技能练习。
  第二部分,陈瑞凡老师对新教师们即将要参加的校“成长杯”教学竞赛提供建议。一是教学目标明确且具体需紧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合作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积极向指导教师和同组的老师请教。
 

 

 

  此次培训不仅为新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各位指导老师的悉心讲解和示范,新教师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得到了极大的启发。愿我们都能以爱为笔,以智为墨,书写璀璨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