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千古风云人物 育醇厚家国情怀——初一年级优秀历史作业展示
虎啸月出关,兔舞天地暖。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有丰富、积极、有意义的寒假,我校初一年级历史组为学生设计了学科特色鲜明的历史作业,鼓励学生阅读一本史书,观看一部纪录片。让学生随着史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巩固历史知识的学习,在文物中感受岁月痕迹的流淌和时代脉搏的跳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孩子们的作业成果吧!
阅读推荐
——《少年读史记》
初一(18)班 马钰涵
初一(6)班 董兆凯
初一(25)班 潘玲惠
楚汉争霸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题记
寒假期间,我看完了《少年读史记》这本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是楚汉时期的项羽。
司马迁评价项羽用词最多的是“叹”,叹其英勇,叹其残暴,他至死都不曾悔悟而只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来为自己诡辩。一代英雄,曾经叱咤风云,却最终走上了末路。项羽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他骄纵狂妄、猜忌多疑,鸿门宴放走刘邦,被离间不用范增。
作为学生的我们,要具备项羽的果敢,不断突破自我;但不能像他那样狂妄自大,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读《少年读史记》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了“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富趣味的一门科学”的深刻内涵。
初一(17)班 王诗涵
在寒假里,我读了学校推荐的历史读物——《少年读史记》。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爱不释手。品读此书,仿佛穿越时空。我看见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刘项楚汉相争,汉朝建立;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王朝;司马迁忍辱负重编写《史记》;岳飞豪情壮志写下千古名作《满江红》……从书中我读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华,看到了古人的勇敢与坚持,他们激励着一代代后人为理想而奋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以前我认为秦始皇是一位文武双全,雄姿英发的一国之君,读了《少年读史记》后,我对秦始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有功但也有过。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宫殿和长城,加深了人们的苦难,他还以刑杀为威,焚书坑儒,十分残暴。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强化自己的才能!
初一(19)班 张清词
《少年读史记》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历史传记书,里面记录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且感受最深的是其中张良的《决胜时刻》。
张良可以说是一位良师益友,他既是刘邦的好友,同时多次在战争关键环节为刘邦出谋划策,助其化解一次次危机。而这些往往都包含了“隐忍”与“早谋”,之所以有这两种意思,得益于当年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的指导。“隐忍”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先忍着,别动气,就像老人故意脱掉鞋子,让张良去捡。“早谋”是提早策划,把前因后果想清楚,别等事情发生了才急于应付。在这方面,老人是以“半夜就赴黎明之约”来启发张良的“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决胜时刻》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成功是立体,想要成功,就不能过于片面,要全面的去发展和进步。有博学的学识肯定很重要,因为可以帮你通往成功的路,但想要一直走下去,那就要优秀的行为和品质。
初一(21)班 李岷泽
《少年读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分为五本,分别是《帝王之路》、《霸主的崛起》、《辩士纵横天下》《绝世英才的风范》和《汉帝国风云录》。
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霸主的崛起》,这本书中出现最多的人物就是齐恒公。他之所以能当上霸主,是因为他知人善用,启用了管仲和鲍叔牙等贤臣,且用人不疑,才让整个国家日益强大,诸侯也都归顺于他。不过他晚年亲信了易牙等小人,才让齐国逐渐走向衰落。
以史为鉴,亲君子远小人。我们要区分出身边的君子和小人,向优秀的人学习;遇见不好的人,也看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缺点,加以改进。
纪录片
——《国家宝藏》
初一(19)班 董鼎锋
《国家宝藏》这部文史纪录片,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中国文化,彰显华夏魅力,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颜氏家庙碑。
这里的“颜”代表着颜真卿,而这一书法名作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记录片中有一段是这样介绍的。“经年累月中,挑剔一撇一捺的奥妙,穷究一横一竖的执著,碑林是文字的宗庙,颜氏家庙碑则是这宗庙的横梁,笔划勾抹在方寸之间,下指人心,上通宇宙,方正笃定,横平竖直,颜真卿用心血,用谨言书写了华夏本色。当前来观光的游客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血脉中便会荡漾起中华的骄傲,一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颜氏家庙碑不仅是书法上一大名作,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千年文化博大高深,后人惜之薪火相传。《国家宝藏》上说的很对,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保护好,传承好,中华文明才算尽到华夏子孙的职责。
初一(26)班 童驿
中华漫漫5000年历史长河裹挟了多少风云往事,来到现在,虽说李白、周天子、一统的大秦早已沉入历史的长河,可一件件文物为我们拉回这史册里的奥秘。
通过代入3D技术,《国家宝藏》带我们探入历史,将沉浮为硝烟的一段故事,一段情怀,重新将千年前的相貌,展现在了中华的文化舞台上,令人暗自称奇。例如河南博物馆的贾湖骨笛,在世界上惊艳吹响了这个骨笛,真是令人浮想神往。
在看完国家宝藏后,我似乎是完成了一场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一件件蕴含历史精神的国宝,在漫漫而又慢慢的述说着,那些年代久远,可却生动的、仿佛跃然纸上的故事。它们知道,自己所背负的,是这文化伟大华夏民族精神上的一切。
纪录片
——《河西走廊》
初一(20)班 陆思雨
值此2023兔年寒假之际,作为历史爱好者,我选择了观看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一部成作于2015年的优秀纪录片。
在我看来,历史纪录片,板着严谨正确的态度,讲述事实,画面真实,剧情合理。《河西走廊》恰好就符合这些。看吧,汉武帝的雄浑大略应展尽展,嘉峪关那“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尽显壮观,张骞对汉朝的耿耿忠心令人难忘!一部纪录片,诉尽历史进程和感人故事。
通过十集纪录片,让我对河西走廊有了更多的了解。河西走廊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中原西部和西域通行的咽喉要道,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见证了无数优秀的外交家和军事家。张骞两次出西域,霍去病的几场著名战役等等。河西走廊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佛教是通过这条伟大的丝绸之路传来的,随后著名的敦煌石窟便是汲取了佛教艺术精髓的雄伟景观。河西走廊是伟大的,珍贵的,古朴的!
初一(30)班 顾仁坤
最近,我利用空闲时间,观看了《河西走廊》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河西走廊的发展为主题,以朝代更替为主线,详细讲述了各个朝代帝王以及杰出人才对河西走廊的发展。《河西走廊》共有十集,每集都制作精良,值得一看。该纪录片从张骞出使西域徐徐道来,讲述了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明国时代的中国西部历史,到新中国成立后收尾。看完这部纪录片,我了解了雄才大略、有勇有谋的汉武帝;不惧困难、被匈奴关押九年的张骞;英勇威武、留下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那些冰冷的名字开始有血有肉,有灵有魂。
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我的心中那份对历史的热爱愈发深沉。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河西走廊,看一看古代艺术家们留下的繁华丝路。
初一(6)班 刘济诚
最近,我看了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第一集——使者,主要讲述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虽然我以前知道这个故事,但是这部纪录片再一次使我震憾。
公元前138年,面对匈奴的侵扰,汉武帝决定派人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面对一路的艰难险阻,张骞毅然站了出来,带着使团踏上征程。可是,使团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一俘就是九年,张骞还娶了一个匈奴妻子。后来,他逃了出来,继续西行,穿过戈壁,翻过雪山来到大月氏。可大月氏已不想和匈奴交战,张骞在返回途中又被俘,趁匈奴内乱带着妻子和一个随从回到长安,这时距他出发的时候已过了13年。虽然他没有从大月氏得到想到的结果,但他带回了很多西域和匈奴的重要信息。这次出使被司马迁称为“凿空”的壮举。
看完之后,那条丝绸之路上的壮阔美景仍然在我脑海中回放,马蹄、驼铃和张骞远去的背影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张骞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身影,我的心中都感慨万千,这不就是中华民族大无畏精神的一个缩影吗?原来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蕴含了不惧艰难、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
初一(4)班 王严
初一(13)班 连城浩
寒假的时光,像一串串悠扬的音符萦绕在我的身边,我的寒假生活是丰富又美好的,春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无名》和《满江红》,让我对历史充满浓厚的兴趣,哥哥推荐我观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让我有了些许感想。
《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是一部精彩又有趣的记录片,让我对古代王朝那种神秘且大气的文化十分好奇,唐、宋、元、明、清,这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变化的仅仅是时间,不变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由元代马君祥与其子马七等人创作的《朝元图》,位于三清殿中的壁画。
在这幅画中,掌管着天地万物与尘世祸福的神仙们,竟都有着人模样,此时,日日可见的太阳和月亮,不再是轮流登场,而是并肩而立;宇宙中的五星也是紧跟在日月身后,化为文官、武将、老翁与少女。在玉女和神官身上,则穿戴着永不失云光泽的珍宝,不禁感叹,历史的光辉永远不会逝去。
这就是我的观后感,这部《如果国宝会说话》你一定不能错过。
初一(5)班 姜予曼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史记》篇。《史记》又名《太史公书》,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几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一本纪传体通史,但司马迁写《史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司马迁在中年受到污蔑而遭遇腐刑,但他没有一蹶不振,其因有二,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生即为不孝。二是他想到了孔子在困境中完成了《春秋》一书,孙膑受刑在狱中完成了《孙子兵法》,屈原在逆境中赋千古绝唱《离骚》,所以他也没有轻易放弃完成《史记》。
司马迁也最终表达了他著《史记》的意义和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终成就一代青史。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中学到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在血脉传承中寻找到自我,寻找到民族的灵魂与根源。
一篇篇感悟满满的阅读观看体会中,不难看出鹿鸣学子们丰富充实的寒假生活。相信通过本次作业,同学们能够涵养家国情怀,进一步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值此新春之际,祝福鹿鸣学子在新的一年,存远志,常读书,乐交友,惜四时。在奔赴未来的路上,能有生生不息的热爱,如星璀璨,如风自由!